事件:
(1).國家防總于4月1日17時緊急啟動Ⅳ級抗旱應急響應。
(2).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3).中央決定2013年我國將在土地整治上投入超過1500億,以實現十二五期間我國再建4億畝高標準基本農田的任務。
(4).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等三部聯合支持東北四省區實施“節水增糧行動”,計劃到2015年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800萬畝。
評論:
公司是抗旱、排水、節水、增產急先鋒。
(1).抗旱:國家防總于4月1日17時緊急啟動Ⅳ級抗旱應急響應,3月份以來中國西南、西北和冬麥區等部分地區旱情持續發展,抗旱形勢嚴峻。作為農村供水水泵行業龍頭,新界泵業將受益于抗旱工作帶來的需求。
(2).排水:公司受益于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國務院近期提出要力爭用5年時間完成排水管網的雨污分流改造,今后要加大用于城市排水防澇設施的資金投入。新界泵業生產的污水污物潛水電泵有望進入城市或者農村排水防澇體系。
(3).節水+增產:十二五期間年均水泵投資100億元。2013年加大力度投資1500億元再建1億畝設高標準基本農田,超出近年來1000億元的投資均值。“十二五”期間國家在農業領域將完成2.1萬億元的總投資,年均增速超20%,其中水泵行業年均投資約100億元。
水泵行業蛋糕變大的催化劑:農機補貼、糧食價格提升、旱澇災害。
(1).農機補貼力度不斷加大。2012年全年農機購置補貼額達到215億元,同比增長23%。
(2).糧食價格提升拉動水泵需求。全球糧食價格持續高漲帶動了全球農用水泵需求提升。預計全球農田灌溉投資預計將在未來3~5年繼續大幅增長,糧食價格間接拉動了水泵需求。
(3).旱澇災害:近幾年頻繁的自然災害客觀上拉動了水泵需求。
公司增長的三大動力:渠道、品牌、技術。農業水泵行業市場分散,主要靠品牌和渠道競爭,多數企業市場占有率不超過2%。新界泵業具有完善的銷售網絡:一級經銷商1100多家,二級分銷商3500多家,公司給每級經銷商較好的利潤空間,因此經銷商對公司有較高忠誠度;公司產品具有良好品質,作為在該領域持續經營20多年的公司,新界泵業的產品性價比得到廣泛認可,新界水泵在國內100%采用自主品牌,在國外90%以上采用自主品牌;其三,技術優勢,公司累計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20多項,累計獲得50多項國家專利等。
并購浙江博華,進入環保領域。公司2012年年底并購的浙江博華專業從事污水處理,設備方面與公司有合作,在廢水、廢氣、噪聲等環境治理領域能夠提供工程設計、設備采購及安裝、調試等全面解決方案。浙江博華承諾2012-2014年的凈利潤分別不少于175、910和1180萬元,預計2013年占新界泵業凈利潤不足10%,收購浙江博華是公司進入環保行業的重要一步。
募投項目投產將解決產能問題。2012年公司水泵銷售數量預計在240萬臺左右,老產區產能已經充分釋放。2012年11月份公司募投項目開始試生產,將在2013年逐步釋放產能,達產后新項目產能可達100萬臺,解決產能瓶頸問題,13年公司具備釋放業績的客觀條件。
海外市場有望保持較快增長。公司自2005年開始開拓海外市場,堅持自有品牌建設,目前公司在海外擁有330家左右穩定客戶群體,覆蓋亞非拉、歐美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2年上半年海外收入仍然實現31%的高增長,隨著公司通過進一步優選經銷商、加強營銷力度,海外市場仍然有望實現快速增長。
投資建議:
業績環比改善明顯,預收賬款保障增長。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和凈利率環比改善,預收賬款同比翻番。公司貨幣資金4億元,負債2.4億元,現金較充裕。另外,公司為了規避外匯波動影響做了外匯套期保值,按金額測算對應公司未來3年的出口收入約13億元,這與公司未來五年規劃吻合。
五年規劃未來5年增速超30%。公司制定了未來5年發展規劃,13-16年收入增速在25%以上,凈利潤增速在30%以上。顯示了公司對未來增長充滿信心。公司的高增長源于農用水泵普及率的提高、公司銷售網絡的強化。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我們上調公司2013-2014年的EPS分別至0.75、1.00元,對應PE分別為22、17倍,預測公司13-14年都將保持30%以上的高增速,13年合理估值為23元,目前價位還有35%的漲幅,上調公司至“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1.宏觀風險:假如2013年宏觀經濟增速低于預期,將影響財政收入,進而可能影響國家對農機的補貼力度。
2.競爭加劇風險:農業水泵行業門檻低,競爭較激烈,不排除競爭對手采取激進銷售策略,搶奪公司市場份額。
3.毛利率下滑風險:假如2013年不銹鋼等基礎原材料價格上漲,公司毛利率將可能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