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對于南京英伯特閥門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賴明全來說很特別,因為今年剛好是他出外打拼的第二十個年頭。二十年間,他從銷售轉戰制造,并創立“英伯特”品牌,每一次華麗的轉身都創造了不凡的商業奇跡。
雖說實業制造的藍圖逐步展開,但是對于36歲的賴明全來說,事業才剛剛開始,實施名牌戰略、塑造一流企業,是賴明全的更高追求和長遠目標。
初見賴明全,一身西裝,簡潔干練,眉宇間的英氣讓他顯得很挺拔,指尖夾著一支煙,透出一種指揮若定的儒將風范。36歲的他,不是什么“二代”,而是一個從小吃不飽飯的苦孩子,能在如此年輕的時候擁有這一切,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帶著疑問,《南安商訊》記者對賴明全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采訪。
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實現夢想的人就是一個成功的人。而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堅持是最為可貴的品質。“人生當中會有很多關鍵的節點,有些人努力了,發現不行就放棄了;而另外一些人扛住了壓力,咬緊牙關挺了過去,最后‘守得云開見月明’,我很幸運地成為了后者中的一員”。賴明全充滿感慨地說道。
1993年冬天,年僅16歲的賴明全結束了自己的求學生涯,跟著哥哥踏上了北上的征途。從當時偏僻落后的老家南安坐了整整5天的火車才到達遙遠而陌生的大慶。那是他第一次出遠門,而且一去就是這么遠的地方,跨越了大半個中國。火車上,賴明全坐在硬邦邦的座位上,好奇而歡欣地想象著一個一到冬天就充滿雪花的神秘世界會有怎樣瑰麗的一番景象。但是當賴明全的雙腳踩上大慶的地面時,他心里的那個瑰麗世界瞬間就被天寒地凍的現實粉碎了。
“下火車的一瞬間,就感覺來到了一個冰冷的世界。”對于在溫暖的福建長大的他來說,氣候的極大差異一時之間真的很難適應。可是生存的壓力大過一切,還有同行業激烈的競爭,鞭策著賴明全愣是在北國的嚴寒中,靠著自行車和公共汽車到處推銷水龍頭,一干就是五年。“零下三十幾度,耳朵都凍硬了,那時候在東北真的沒好日子過。”
對于那段日子,除了寒冷的氣候,賴明全記憶最為深刻的便是初出茅廬從事銷售之時吃過的無數次閉門羹。“當時向100個人推銷,如果成功一兩次的話,就已經算是很不錯的業績了。那個時候沒有小車,也沒有電話,更沒有網絡,做銷售只能踩著自行車或者坐公交車到每家每戶去敲門。
“做銷售要懂行”,好學的賴明全努力學習各種閥門知識,不僅了解了整個閥門市場的行情,對于閥門技術更是如數家珍。慢慢的,賴明全用真誠贏得了客戶的心。
“沒有一番寒徹苦,哪得梅花撲鼻香”。盡管碰到這樣那樣的難題,但是賴明全還是堅持了下來。推銷水龍頭的第一年,賴明全賺了兩萬多元,這在當時算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但是他沒有把錢花掉,而是把錢存好,繼續投入到了跑業務的艱苦工作中。
1999年,是賴明全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這一年當中,賴明全結婚,并且結束了自己五年的學徒生涯,開始創業,他毅然離開東北,轉戰南京,代理了國內大型閥門廠家的產品。2008年,賴明全成功收購了注冊于2000年的南京英伯特閥門制造有限公司,從銷售轉戰制造。上天從不會虧待努力的人,勤勉的奮斗,加上聰明的頭腦,賴明全的事業自然迅速發展。2009年,英伯特閥門就成為中石油的
合格物資供應商,在閥門市場取得很大的銷售成績,如今的英伯特更是發展為工藝成熟、質量過硬、管理專業、集售前售后服務于一體的閥門開發制造有限公司,公司產品按GB國標、JB行業標準,ZBJ專業標準及ANSI、API美國、JIS日本、BS英國等國外標準設計、制造。主要產品為API管線閥門,電力,冶金,高層建筑,閘閥、球閥﹑截止閥、止回閥﹑蝶閥,控制閥等和API6A井口裝置和采油樹設備等石油機械兩大系
列產品。產品遍布全中國,從華北到華東,從東北到西南,都有英伯特的銷售網絡。售后服務更是覆蓋了全國每一個角落,由于不懈的堅持,他終于品嘗到了夢想花開的芬芳。
閥門雙重演奏
銷售和生產之間的關系既簡單又復雜,說它簡單是因為二者相互依賴,不可分割。說它復雜則是因為二者孰輕孰重,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在賴明全看來,這二者之間沒有辦法去比較誰更加重要,“可以說都很重要,銷售開拓市場,生產保證質量,二者相輔相成。銷售開路,質量導航,只有把這兩方面都做好了,企業才可以平穩地發展。”
作為曾經的銷售精英,賴明全在閥門銷售方面很有心得,在他的帶領下英伯特閥門銷售團隊可謂是出類拔萃,每個人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銷售能手,賴明全把這歸功于南安人的特質。“我們南安人做銷售很厲害,我們非常能吃苦,并且任勞任怨。正是因為有這么多優秀的銷售人才,南安的石材、衛浴等產品才會遍布世界各地。”賴明全告訴記者。
雖然賴明全是銷售出身,但是他對生產技術這一塊要求也很嚴格。“產品質量是競爭的關鍵,因為只有好的技術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目前國內閥門業生產的都是中低端產品,競爭激烈,利潤微薄,而高端市場還是依賴進口。所以只有創新提高產品的質量,才能和國外產品爭奪市場,獲得利潤,填補閥門行業‘以國代進’的技術空白。”賴明全說。
為了提高創新英伯特閥門的產品質量,賴明全通過多種渠道招攬高技術人才,提高生產線的生產工藝,引進先進的生產和檢測設備,嚴格質量監控的標準。通過這一系列的舉措,英伯特閥門品牌一步步建立起來。與此同時,英伯特閥門的產品種類也在不斷拓展,閘閥、球閥﹑截止閥、止回閥﹑蝶閥、控制閥等產品分門別類地排列在英伯特閥門的陳列室里面,每一個都那么精巧。
這些產品被源源不斷地送往電廠、化工廠、中石油、中石化等單位,發揮著它們各自的流量控制作用。不僅生產銷售有一套,賴明全的企業管理方式也同樣非常先進和現代化,其實說得直白點,就是三個字:抓重點。賴明全把這個哲學方法論運用得融會貫通,“我現在直接管理的就幾個重要部門,你要想所有人都管的話,管不起來,哪個環節出問題,我就直接找主要負責人就行了。”賴明全的管理之術,和現在很多商學院、MBA培訓班提倡的企業管理方法不謀而合。有的老板事事親力親為,卻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抓重點三個字,看起來簡單,卻是很多管理者窮其一生都領會不到的。
正如賴明全辦公室掛著的一幅書法:誠信為本,英伯特就是靠著誠信在業內發展壯大,賴明全代表公司鄭重承諾,售后服務8小時內答復,24小時內到達現場。他認為,不管是做人還是做生意,誠信都是最基本的品質,沒有誠信,人無法在社會立足,企業無法長遠發展。賴明全深有感觸地說:“不管你做什么生意,做人和做事一樣重要,誠信、信用是你必須堅守的,只有這樣別人才會相信你,才愿意和你合作,才會幫助你。”
同時與代理商的良好合作使英伯特的訂單源源不絕,賴明全說,作為企業的領導者要有廣闊的胸懷,企業少賺錢,讓代理商多賺錢,才會促進雙方的共贏。薄利多銷,這種小商品企業慣用的經營模式被賴明全創造性地運用到了閥門銷售上,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對于一個企業的發展而言,創新、人才、管理等要素一個都不能少,民營企業先天缺乏某些吸引人才的條件,對此賴明全有一套獨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方法。“首先,我很尊重在英伯特閥門工作的員工;其次,英伯特閥門的管理層級不多,他們如果有好的想法能夠被我及時采納;第三,在英伯特,你可以有很大的自由度,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我不會過于干涉各部門的工作,只重點管理幾個骨干,由他們負責相應的工作。”由此,銷售、生產、售后、權責分明,一個極具戰斗力的團隊被凝聚起來。在日常生活中,賴明全同樣是個真誠的人,他和公司的員工不僅僅是上下級的關系,更是親密的朋友。我們在采訪中看到,員工跟他說話的時候沒有面對老板的拘謹,而是相互間有一種平等、輕松的氛圍。賴明全一直堅信朋友多了路好走,他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你這次來跟我做生意,我請你吃飯,下次你來了不跟我
做生意,我還是請你吃飯,因為我們是朋友。正是這種對朋友的熱情,讓他的許多朋友變成了生意伙伴,許多客戶也變成了很好的朋友,這些助力,讓他的事業蒸蒸日上。在采訪過程中,賴明全多次提及秦皇島南安商會會長李潤澤。賴明全說,李會長是他的前輩,教會他很多為人處事及做人的道理。李會長說“做人須知理、知趣、知足,更要懂得舍得。知理,是懂得做人道理,把握做人的本分;知趣,是處事把握分寸,能張弛有度;知足,即不為物欲俘虜,滿足以無為有;舍得,在人生中要有舍才有得”。
對賴明全來說,李會長既是老師也是朋友。多年來,賴明全與李會長一家相處融洽,他與李潤澤的兒子李炳中是非常要好的兄弟,李炳中在秦皇島成立秦皇島京華煤業物資有限公司,并且與賴明全合作經營煤炭銷售業務。
賴明全說:“每個人要成功都要懷有感恩之心,所以我心中銘記每一個幫助過我的朋友,感謝他們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
“南安商會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在這里你可以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賴明全感嘆。也正是因為如此,賴明全參加了南京南安商會和秦皇島南安商會。同鄉間的相互扶持,是南安商人的一大特色,如此的團結互助,也是南安商人多年來長盛不衰的最大原因。
生活工作以外
每一位成功者的身上,都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閃光點。賴明全對于事物的看法往往一針見血,發人深思。比如說對于佛教,賴明全信佛但不靠佛,他說:“佛是用來保平安的,但是你想成就大事業,就必須要自己去拼搏。如果佛說你能賺一千萬,然后你天天睡覺,你能賺一千萬嗎?”話糙理不糙,這正符合閩南人“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精神,也是賴明全這一路走來辛苦歷程的寫照。
每年,無論多忙,賴明全都會抽出一段時間帶著家人出去旅游。談到家人,賴明全還是有一些愧疚的,自己多年來在外打拼,并沒有多少時間陪伴家人,特別是兩個孩子,經常半個月見不到他一面。“可是這又沒辦法,想讓他們過好日子,就必須減少陪他們的時間,兩
者真的很不好兼顧。”賴明全無奈地說。可雖然工作繁忙,賴明全還是會盡量抽出時間陪家人,甚至犧牲休息時間。這樣事業成功又這么顧家的男人,怎能不令人感動。賴明全的愛好不多,攝影算一個,他覺得攝影是一門藝術,可以讓人放松,發現生活中的美。而對于自己的個人照,賴明全一直“耿耿于懷”,“我自己的拍照技術還算不錯,但是自己給自己照
不了啊,我又不怎么上相,以前拍的照片都很難看,只有幾張自己滿意的。”在這種時候,賴明全給我們的感覺不是一個叱咤風云的商界新貴,而像是身邊再平凡不過的可愛大男孩。
在我們的采訪過程中,賴明全一直不斷地給我們泡茶,閩南人對于泡茶有著深深的情節,在賴明全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在賴明全看來,泡茶已經不僅僅是待客之道和個人愛好,更是一種文化和藝術,鐵觀音的先苦后甜,和閩南人打拼的歷程非常相似。喝茶久了,自然而然地品味出一種別樣的心境。
前進永不止步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做生意也是一樣的道理。在賴明全的辦公室里掛著八駿圖,畫面里八駿奔騰。在賴明全的身上一股向前沖的氣勢也毫無保留地展現了出來。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在這近二十年的創業生涯里,賴明全不管遇到怎樣的阻礙,都不泄氣。對他而言,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來。不會的可以學,學不會的可以請別人先做。在賴明全辦公室的書架上,放著很多關于閥門相關介紹的資料,這些資料他不管多忙都會抽時間翻閱。
對賴明全而言,沒有周末的說法,他每天都過著緊張而忙碌的生活。對于事業,賴明全有著更大的抱負。近年來,雖然我國的閥門生產技術整體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目前
行業的競爭依然是低端產品的競爭。受限于鍛造工藝水平,國內在生產閥門的過程中,鑄鋼、鑄鐵等原材料浪費很大,這不利于我國閥門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以前的小打小鬧已經不行了,未來閥門行業的競爭將是質量與品牌的競爭。”賴明全笑著說,“我計劃在五年內,把英伯特發展成國內頂級閥門企業,就像九牧在衛浴行業的地位一樣。”說到九牧,賴明全不吝贊美之詞,他說,九牧是家鄉人的驕傲,他們的生產、產品技術創新、管理經驗都很值得學習。賴明全在未來五年努力的方向,便是將南京英伯特閥門打造成國內閥門知名品牌,爭取以國產的閥門代替進口閥門,與國外的閥門爭奪市場。“近年來國家對民營企業扶持的力度很大,我覺得閥門行業有很好的發展前景。”賴明全如是說。如今,眾多南安銷售精英轉戰制造,在全國各地創辦閥門制造廠,對此賴明全并未感到壓力,相反他認為是件好事,他說;“閥門行業的前景廣闊,在這個大舞臺上,人多才熱鬧,群賢畢至,‘以國代進’指日可待。”如此豪言壯語,相信英伯特閥門在賴明全的帶領下,一定會在競爭激烈的商海中贏得一片天地。這一路走來,有苦更有甜,但可以肯定的是,賴明全絕不后悔,他用他的拼搏、他的智慧,實現了人生價值。我們相信,36歲的他,事業絕不會僅止于此,同樣年輕的英伯特,也會在他的帶領下,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親切、沉穩、勤勉是賴明全給別人的第一印象。西裝配領帶,穿在賴明全的身上格外養眼。這是屬于成熟男人的獨特氣質,賴明全的舉手投足之間透露了他的果敢與講求效率的風格。
不是富二代,該如何創業?沒有趕上60后創業時的大好時光,又該怎樣尋求出路?賴明全的創業歷程或許可以給當下謀求創業的小年輕們一點啟示。不論是銷售水龍頭,還是開店面,賴明全都將勤勞的種子埋了下去。“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或許不是任何時候都很靈驗,但是這至少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正是因為賴明全能夠吃苦,所以不管他做什么,成功的概
率總是比別人大那么一點點。也正是因為他的肯吃苦、勤勞,才會贏得眾人的幫助。這正如買股票一樣,每個人都只會往自己認為會暴漲的那一只里面不斷地投入。賴明全孜孜不倦的努力也和他的信仰相關,他信佛,但是求佛求的是平安,而不是財富。你能掙多少錢,不是靠佛給你的,而是你自己去爭取的。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你向佛求1000萬,如果你沒有這個能力,或者說你天天睡覺,這些錢你也是掙不到的。”賴明全不僅能吃苦,還敢于追夢!
當被問及“銷售做得風生水起,為什么還要投入更多的資金開工廠、做實業?”時賴明全在采訪中給出了答案,說銷售和實業二者結合,企業才會發展得更好。在中國夢的大環境下,我們不妨將之概括為賴明全的實業夢。種莊稼的,只有腳步踩在泥土里,才會感覺到踏實;對于賴明全而言,只有擁有了自己的實業,才算真正有了自己的事業。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閩南人,泡茶、喝茶已經成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品茶猶如品人生,雖苦猶香。采訪期間,賴明全全程都在泡茶,喝的是鐵觀音,他告訴記者南安人喝茶只喝鐵觀音。這種茶喝在口中有一種獨特的韻味,不知是不是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觀音韻。余秋雨的書和鄧小平的傳記陳列在賴明全的書架上,賴明全閑暇時候會翻來看看。在賴明全看來,人在沒
有錢的時候追求錢,在有了錢的時候便會追求名譽,這種無止境的追逐很容易讓人迷失自己,這時讀書可以凝神靜氣。年僅36歲,賴明全已在競爭激烈的商海中掙得了自己的一片天,這需要的不僅僅是機遇,更是鍥而不舍的努力和全身心的付出。換言之,賴明全創業路途中吃的苦,成為了他事業不斷發展的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