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的提出,中國正式進入陸海統籌發展的新階段。其中,海洋油氣資源的開發最為引人注目,南海更是被公認為世界“四大海底儲油區之一”。國土資源部地質普查數據顯示,南海石油儲量至少230億~300億噸,天然氣20萬億立方米。僅在海南島近海海域,就已勘探出55.2億噸石油、12萬億立方米天然氣。海南省管轄海洋面積達20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的2/3,是油氣資源勘探遠景區,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海洋工程裝備市場。
2015年12月9~10日,《石油與裝備》雜志與?谑袝咕止餐e辦的“第六屆中國海洋工程技術裝備論壇”將在海南省?谑信e辦。屆時,中國工程院院士、業內權威專家、國內外知名技術作業公司、一線技術專家、工程公司與造船企業等,將和與會者分享極具前瞻性的見解,并結合中國海工技術裝備發展現狀和深海開發最新技術進行分析探討,推動中國乃至全球海域的勘探開發。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陸地資源日趨枯竭,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已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而進一步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是開發海洋、維護海權、發展海洋經濟的需要,也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需要。在本次論壇上,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科學所、中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專家代表,將深度解析“新形勢下海工裝備的機遇與挑戰”以及“‘中國制造’與‘一帶一路’對接”等業內關注的話題。
據專家測算,南海油氣資源大多分布在3000米以下的深海里,加快深海油氣開發已成為我國當前石油戰略發展的重要課題。《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中就指出,我國將大力發展深海探測、資源開發利用、海上作業保障裝備及其關鍵系統和專用設備。在本屆論壇上,中海油深水工程重點實驗室、煙臺中集來福士工程有限公司、中國船級社、挪威船級社、中船重工集團等單位有關專家將齊聚?,解析大型平臺工程模塊制造和集成技術,探討深海開發新技術進展情況。
數據顯示,中國新增石油產量的85%來自于海上,其帶動的全球海洋工程裝備市場規模之大不言而喻。同時隨著國際海洋工程裝備業向亞洲的轉移,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將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